阅读:0
听报道
韩诵裳1884年生于北京。那是清德宗光绪十年;甲申年(猴年)。
1891年至1899年在家塾读书。此处家塾,应是指祖宅天津“天成号韩家”所设的私塾。
1900年至1905年,韩诵裳被韩家的世交、天津严范孙先生收入自家开办的家塾(时称“严馆”)读书,同窗的有严家子弟以及其他几家亲友的子弟。
“严馆”当年引进西学,首开天津现代教育之先,学生半日读四书五经,半日读西学。西学由张伯苓先生执教,课程有英文、数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知识。1904年严氏家塾改为敬业中学堂,1906年迁址改称南开学校。 这就是日后声誉日隆的南开大学前身。南开中学第一届学生只有5人,韩诵裳是其中之一。
1905年韩诵裳考取了洋翰林,清朝末年考官费去日本留学,叫洋翰林。他东渡日本,进了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学了4年的电气化学。
1910年学成归国以后,发现所学的专业没有用武之地,彷徨之际,严范孙先生招呼他回到南开学校教书。这就是据韩诵裳履历中所示:1910 ——1912年任南开学校教员。
大约1912年的下半年,韩诵裳回北京接受了一个新差事:
北京城和平门外原有一所五城学堂,1901年成立的,第二年清朝顺天府尹堂和五城察院筹拨2800两银,为学堂购置图书,更名为五城中学堂。1912年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执政,其教育部下令,五城中学堂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校”。韩诵裳担任了第一届校主任。
我的舅舅韩德扬1991年也曾应我的要求,详细讲述过韩家的历史,留下了满满两盘录音带。对于韩诵裳这段过去很少有人知晓的办学经历,他讲得清楚、具体:
和平门外的那个师大男附中是我父亲一手创办的。他是第一任校主任,那时候不叫校长,叫校主任。一直作了七年。
我父亲治校很严,原来北大那个历史学教授郑天挺,就是我爸爸做师大附中校长时候的学生。郑天挺的儿子和我南开同班,有一次我到他们家,我叫他爸“郑老伯”,郑天挺说:你错了,你不能管我叫郑老伯,咱们俩是兄弟,你爸爸是我的老师。他还说,你爸爸在师大附中当校长治校之严在北京是出名的,那会儿学生不许抽烟,冬天我们就跟校长开玩笑,冬天不是都穿棉袍吗?我们这帮学生们淘气,在袖口里憋一口气,然后一哈气,遇上冷空气,袖口里就有烟(白气)出来,校长马上查问:谁抽烟呢?”
二舅韩德刚也记得:汤佩松先生,就是那位著名的植物生理学家,当年也是师大附中的学生,因为顽皮,被我爸爸开除。解放后他来南柳巷还说起过韩老先生可严厉了。
我查到一篇记述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先生的文章,谈到他在严范孙先生主办的南开中学教书时,曾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后来成为著名大学或者中学的校长。其中大学校长所举的例子:南开中学首届毕业生第一名梅贻琦,考庚子赔款留美回国后,做了 年的清华大学校长、主持了 西南联大的校务。中学校长所举的例子:南开中学师范班首届毕业生韩诵裳留日归来,参与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扩建,正是在他担任校务主任的七年间,使该校从载誉北京进而载誉全国。 1923年这所学校的校名改为“国立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延续至今。
师大男附中入学分数高,在北京从来拔头筹。到1938年左右,我的两个舅舅小学毕业了,但他们因分数不够,都没能考进师大附中,而是去了私立的教会学校育婴中学。三舅韩德扬说:我爸做师大附中的第一任校长,我没考上师大附中,二舅也没考上,他为这件事真难过,嫌我们不争气。这是我爸觉得最丢脸的事情。
在三舅向我介绍韩诵裳的生平时,曾提到“父亲1917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没有旁的佐证,韩诵裳本人的履历中也没有提及。我从历史资料中搜寻:先检索到中华职业教育社,发现这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个著名的重要的社团组织,它以倡导、研究和推行职业教育,改革脱离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传统教育为职志。第一次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这个社会团体的生命力延续了百年之久,比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长,2017年北京还曾隆重集会纪念中华职业教育社百年诞辰。
这个社团由现代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联合社会知名人士蔡元培、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人共同发起,于1917年5月6日在上海创立。我进一步检索到48位发起人的具体名录及职衔,从头看到尾,在倒数第二名的位置上看到:韩振华 盐业银行北京分行经理。韩诵裳确实榜上有名。
只是有一点疑惑:他的职衔所注不是当年所任的北京师大男附中校主任,而是多年以后担任的盐业银行北京分行经理。或许这个资料不是第一手的名录,而经后人做了补充。
韩诵裳办学七年,直到1919年,据三舅说:我爸因为胃病吐血,吐得很厉害,医生建议他休息,他说太累了,就离开了学校。
在韩诵裳亲笔写的履历中说:1912—1919 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校主任,是年四月 因病退职家居养病。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