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陈虻,我们听你讲》系列博文之八

 

   2001年10月27日云南永胜地震。

   几天后陈虻审《焦点访谈》的一个片子,签字时有点犹豫不决:

陈虻:未来电视鈥溣屑褪嫡呱藜褪嫡咚棱
     这个节目的作者不是焦点访谈节目组的人。他上来第一段就说,我们驱车多长时间来到这儿,现在是凌晨3点钟,我们看到的是身后的帐篷,里面露出灯光,还有哭声,让我们进去看看。镜头跟着进屋,这个家里姐姐死了,还有两个孩子。一个床,床上蒙着塑料布,一个孩子从被窝里探出头。记者问:你冷吗?

    2002年陈虻给广东电视台讲课的时候说:过了一年,这样的细节我还可以复述出来,它很鲜活的打动了我。

    但我签字通过时心里哆哆嗦嗦,因为这个记者所呈现出来的不是一个论证性表述,而是展示性表述。但《焦点访谈》在灾情报道的千锤百炼中形成的一个约定,或者说一个规范,是论证性表述,无论是洪水还是地震,节目一定要论证党和政府是怎么样积极救助的。

    于是陈虻提出了一个问题:

    做电视新闻究竟应该论证性的表述还是展示性的表述?

   你究竟是喜欢事实还是喜欢结论?也就是说,我们做一个节目,究竟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深刻,表达自己的态度,还是说我们要弄清楚事实,通过揭示事实的真相来对事实做出判断?

   陈虻认为:这是我们在创作中的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也是不同的新闻理念和新闻态度。

                本篇博文的关键词:纪实理念、 现代新闻节目

 

        陈虻:不要在生活中寻找你要的东西,而要努力感受生活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陈虻有四条经典语录流传得最广泛,央视新闻评论部的一些“老人”,可能至今还琅琅上口。

     这四条都出自19年前他在担任《生活空间》制片人的时候,针对如何拍电视纪录片总结提炼出的“陈氏理论”。这条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从拍摄《一个家庭和一个孩子》开始,这个栏目正在进行一种全新的尝试,这个片子的摄像是以前有过纪录片拍摄经验的毕鉴锋。

    陈虻说:这部片子可以说是《生活空间》的旗帜:我们突破了常规的拍摄技法。按常规,电视片应该有构图,镜头摇得要稳,要有推拉等等。但是从这部片子开始,我们将一种原始、质朴、粗糙如毛坯般的、没有经过加工的原生态呈现给观众。该片拍摄时没有布光,播出时没有解说词和记者的提问,镜头中也没有出现记者采访的身影。但片子播出后,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其实有心人可以看出来,从这个片子开始,我们最根本的改变是基本态度的变化。

    基本态度改变是什么意思?

    陈虻说,我们摆脱了“主题先行”的误区。记者不再去“导演”生活,而被拍摄对象也不必在“被拍摄状态下”进行刻意表演。我们放弃了“说教”,既不对被拍摄对象的行为作任何立场鲜明的评论,也不对“故事”本身作任何结论,思考留给观众,结论由观众得出。《生活空间》使采编人员重新成为“生活的目击者”,他们所做的只是切开蛋糕,什么味道请观众自行品尝,而不是把咀嚼过的蛋糕吐给观众。我们相信教育学的一个原理:自我教育所取得的效果胜于他人枯燥乏味的说教。

     学界对《生活空间》将纪录片栏目化的尝试,当时就给与了很高的评价:“不仅提供了一种纪录片的制作方式,更重要的是带动了电视制作的纪实风格”。

    后来,陈虻把《生活空间》的纪实理念和创作手法,引入、嫁接到其它电视新闻节目,并作为改进和创新电视新闻报道一个重要的抓手。

   他说:有了这样的观念,有了这样的一种对待世界的基本态度,你才有可能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新闻报道,否则的话你是在论证,论证一个你心里早已确立的、要教育别人的一个话题,你根本不是在传播。

 

    陈虻:生活中的任何一种发生,都永远是我们拍摄的机会,而不是我们拍摄的障碍。

 

    这条和上一条几乎同时、同步流传,可以作为上一条语录的进一步阐释。

    陈虻说:我们的记者做新闻,他到现场去感受生活发生了什么的时候,他可以告诉我们很多有意思的东西。而现在的情况是,我们很多的记者在没有到现场之前,就已经预设那条新闻要表达的是什么,并不是在现场发现了什么。

   陈虻在数次讲课中,经常强调的一个词就是 “发现”:

   你要在你所面对的新闻事件中有所发现。其实在我们长期以来的工作中,我们更多的是放弃了对生活本身的发现,忽略了这种发现的魅力和价值。而往往按照一个规定的套路:这样的新闻就是要表现这样的内容,就要通过这样具体的环节呈现出来。其实生活中很多事情,本身它的发生,足以构成新闻,但我们缺乏发现它的能力,而往往被我们忽略了。

   你不要把生活中的发生,当成你的障碍,而是永远去研究它的发生本身。只要它发生了,你就要研究它的价值,分析它的价值所在,而不是说要改变这种情况。怎么样去认识生活的发生,理解生活的发生,以什么态度面对生活的发生,这是纪实影像创作者的一个立场和一个原则。

   陈虻提倡顺势而为的思维方法。他说:什么叫顺势而为?当你发现这事件的过程非常简单,不像你想象得那么复杂,那么精彩,在这个时候,你有两种思路,一种思路就是放弃,它不精彩,那我怎么拍。还有一种思路,积极地面对这个已经呈现出来的结果,这首先取决于你的态度,你是不是积极地去研究它,其次去取决于你的能力,你有没有能力去研究它。

   陈虻给大连电视台讲课,一个编导向他提出问题:为什么电视新闻的题材越做越少?甚至没有什么可做的了?

   陈虻回答:你每找到一个选题都希望这个选题说明一个结论,证明一个观点,那么结论、观点总是有限的,当它不断的出现以后,这些选题能够论证的结论就会重复,你会觉得没有新的结论可以论证,所以你的选题越来越少。

   如果你的兴趣不在于论证什么,而在于去了解生活中的一切发生,关注这个事件的本身,它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它的细节是怎样的,它的过程是怎样的,事件中人物的行为和心理是怎样的,当你对于这个事实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过程做进一步追究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眼前出现的每一个题材都值得拍摄,都有新意。

 

      陈虻:现代新闻节目三个特点:信息多元化、信息有效性、关注事件中的人

 

    2001年8月陈虻出任新闻中心新闻评论部副主任。2003年5月新闻频道开播。他以更多的时间、全方位地在观察电视屏幕,琢磨各种类型的新闻节目,比较它们不同的传播效果。

    陈虻说:为什么有的节目让我们觉得很下功夫、但很迂腐;比如大家看中央台的节目,它做的也挺细,但怎么看怎么迂腐;而看一些地方卫视频道,有的节目像一帮小孩在那里做,很粗糙但很有新意。让人觉得挺新鲜、挺前卫的。

    央视新闻频道开播的时候,陈虻最欣赏康辉主持的《国际周刊》。他说:只有这个节目是最洋的。因为它更多呈现的是事实,而很少呈现自己的观点。而所谓“土”的节目,大多数都是在事实依据不充分的情况下,就轻易得出结论,就随便发表议论,而且把这种结论当成是正确的,一定要传播给观众,一定要让观众接受,这就是特土的节目。这个问题看上去很简单,我说起来也很明白,但是实际上在我们操作的过程中,每天犯的都是同样的错误。

    陈虻总结了他所谓“洋”的节目,也就是现代新闻节目的三个特点:

    第一,传统的节目是单一化式新闻,而现代的节目是多元化式新闻;

    第二,传统的节目强调信息的逻辑性,现代的节目强调信息的有效性;

    第三,传统的节目关注事件,而现代的节目关注事件中的人。

    陈虻说:传统的节目对一个题材的质疑、追问、调查的角度往往是单一的,是从一个立场出发的;而现代的节目是从多角度出发的,多元化的质疑。这种多元化的质疑更容易让人得出不是单一化的结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

      BBC的新闻原则就是不忽视任何有价值的观点,要对这些有价值的观点进行报道,不能因为BBC的报道而导致观众对一个有争议的事件作出定性的结论。所以现代传播,更多的是呈现出多元化的质疑,而不是单一的质疑,这也是使新闻更接近真实的一种手段。

    陈虻进一步解释:当一个信息传播有严密的逻辑性的时候,它实际上更容易引导别人得出一个单一化的结论。现代新闻节目更强调信息的有效性,它没想论证,当它提出每一个问题的时候,你就都觉得特有意思,跟着它看,它就给你呈现出来很鲜活的东西。而当你论证得很严谨,试图要说明什么问题的时候,你的节目就呈现出迂腐的气味。

    至于现代节目更要对事件中的人进行终极关怀,陈虻当《生活空间》制片人的时候,对于这一点已经身体力行的实践了。正是坚持了人文关怀这样的一种理念,陈虻彻底改变了栏目的方向,开拓了电视新闻的报道领域,开创了中国电视关注普通人命运的先河。

 

   〈生活空间〉所培养与锤炼出的这种纪实理念和创作手法,越来越被其它电视节目形态所认可,尤其是被电视新闻所借鉴与嫁接。纪实理念已经沉淀为所有成功的电视节目形态的基础元素之一。追求纪实效应,成为专业的标准、职业的共识。

    陈虻在十年前就曾经预言:“真人秀”会成为电视新闻之外最主流的节目类型。

    他还多次讲过:未来的电视将是“有纪实者生,无纪实者死”。

     陈虻对纪录式的影像和纪实创作手法有直觉的偏爱,还因为他欣赏这种不强加于人的方式,体现出对个体生命与生活态度的尊重。这应该是陈虻忠实于纪实理念的深层原因吧。

 

话题:



0

推荐

徐泓

徐泓

82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