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948年冬天。国共两党对决,北平兵临城下。

  走还是留?韩家姐妹的人生之路在这里大转弯。

   这一年的秋天,在清华园内。梅贻琦与韩咏华居住的甲所,韩家留下了最后一张全家福:

邓颖超故友“韩家姐妹”钩沉 (下)
 

    这一辈一男五女都在:韩俊华(2排左6)、韩振华(2排左5)、韩升华(2排左3)、韩咏华(2排左2)、韩恂华(2排右1)、韩权华(2排左1)。

   众多二代、还有三代,前后簇拥、围绕膝下。

   这个家族枝繁叶茂:韩家(我的外公)三子两女、李家(韩大姑)二子一女、傅家(韩四姑)二子四女、梅家(韓五姑)一子四女、邝家(韩六姑)三子一女;只有嫁给卫立煌的韩权华(韩七姑)没有亲生的子嗣。

 一、

    1948年12月,梅贻琦搭乘国民党的飞机南下。国民党政府再三邀请他入阁,梅贻琦维持了一贯的中间立场,他对新闻记者谈话说:“不出来对南方朋友过意不去,来了就做官,对北方朋友不能交代。”所以始终婉谢。他以参加联合国教科文会议为由飞赴巴黎,后辗转来到美国纽约,在那里一直住到1955年。

    1948年11月底,韩咏华已经在丈夫之先,带着大女儿祖彬及2个外孙,搭亲戚的飞机离开北平,先到广州,又转到香港暂时寄住, 1951年才与丈夫在纽约团聚。

    几乎同时,1948年12月卫立煌与韩权华也走了。他们是非走不可的,卫立煌被蒋介石任命为东北剿总司令,因兵败辽沈撤职查办。蒋介石对他戒心很大,一直秘密监视他的动向。卫立煌是包了一架陈纳德民航队的飞机飞离北平的。此后一路和国民党特务捉迷藏:上海、广州、南京,直到1949年阴历年初三,卫立煌和韩权华在上海登上英国轮船才逃脱罗网抵达香港,在香港寓居6年。

   两家走了,四家留下来了。

    作为韩家第三代,我有幸在这个历史性时刻留下了一个小小的身影。在韩家最后一张全家福照片上,我被外婆抱着,照了个侧面,头发上别着一个小卡子(2排左3与左4之间)。

   在此之前,我还被写进《梅贻琦日记1941——1946》:“1946年9月15日   饭后拍照两三张,与逢吉至南大地徐家,看徳常新生男孩。”我被误写为男孩了。当时我的父亲徐献瑜任教燕京大学数学系主任,南大地就是今日的北京大学燕南园。

   1949年1月底,解放军对北平已经完成围城之势。母亲带着两岁半的我和襁褓中的妹妹进城里避难,就住在六姑姥爷邝宅。邝家的表姨回忆说:“那时经常有炮声,溶溶躺在一个小摇篮车里,放在一个大理石面餐桌底下。泓泓天天推着一个小车,在屋里绕,口里念着:去颐和园儿。”北平和平解放的第三天,母亲就带着我和妹妹匆匆出城,找不到汽车,雇了两辆洋车,母亲抱着妹妹坐一辆,我和一堆行李坐一辆,一路飞奔回家。

 

 二、

    1955年早春。中南海西花厅。

邓颖超故友“韩家姐妹”钩沉 (下)
图片说明:周恩来与邓颖超之间的是韩德莊

   

   邓颖超的秘书生病请假了,由韩振华的二女儿韩德莊(我的姨姨)临时代理。韩德莊1948年进燕京大学读书,参加了北平地下党。周恩来和邓颖超很快就知道了她是韩家的女儿。周总理欣慰地说“韩家的姐妹也出来了”。邓颖超专程到南柳巷韩家探望,因为韩德莊的母亲高珍(字浣薇当年在天津也和邓颖超同过学。两人谈起昔日往事,翻看历史照片,回忆同窗故人,感慨良多。

   恰在此时,中国共产党发出“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的号召,对流离海外著名人士开展统战攻势。周恩来获悉卫立煌有归来之意,便嘱韩德莊手书一封:“在太原晤过面的那位朋友,请姑父和姑母回来。”抗日战争初期周恩来和卫立煌在太原曾有过彻夜长谈。

   为了做卫夫人韩权华的工作,周恩来邓颖超还和他们在觉悟社的社友韩恂华见了面。据邝家表姨回忆:那一年,韩二姐(韩德莊)来找,说总理请母亲去中南海,是在总理家里吃的饭。邓大姐说:老朋友,就吃家里的饭了。母亲非常高兴,回来常常说起在总理家吃的“烧饼夹酱肉、炒鸡蛋、两个素菜,还有小米粥”。周恩来邓颖超嘱韩恂华也给韩权华写信,请妹妹放心归来。

    1955年3月15日,韩权华随卫立煌从香港经澳门回到广州。按照毛泽东主席“可于沿途看看情况”的指示,有关部门安排卫立煌夫妇在浙江杭州、上海、江苏无锡一路游览。直至4月4日接到周恩来总理办公室电话,说总理有要事出国,临行前想会见卫立煌及夫人。4月6日下午五点,周恩来邓颖超在家中设宴招待了卫立煌夫妇。韩权华援引“山中方七日  洞中已千年”的诗句,感慨“回来亲眼看到实际上焕然一新的面貌,实在超过想象不知多少倍。”

    参与促成此段统战佳话的韩德莊,在邓颖超身边工作的时间不长,1956年夏天她随丈夫北上黑龙江。临行前,邓颖超送给她夹有两片枫叶的信卡告别,上面写着:“可爱的徳莊同志将赴黑龙江密山参加农垦工作,特以采集的枫叶为赠,籍表我的心意和对她的希望。”

邓颖超故友“韩家姐妹”钩沉 (下)

   韩德莊1970年代患乳腺癌,1980年病逝。在与疾病斗争的时候,她收到过邓颖超口述由秘书代笔的慰问信,落款是“想念你的  你想念的 大姐”。

 

三、

   1974年9月30日。北京人大会堂。

   周恩来总理主持25周年国庆招待会。韩权华是被邀请的代表之一。

   第二天周恩来邓颖超看到《人民日报》刊登的出席会议人员名单,发现没有韩权华的名字,立即打电话到卫家,才知道她生病请假了。次日邓颖超即驱车到家中探望,并带去周恩来对她的问候。韩权华知道总理身体不好,在操劳国事的百忙中,还如此细心地关照到她,非常感动。

   那时候卫立煌已经因病去世14年了。卫立煌自海外归来,中央人民政府给了他很高的荣誉,他先后担任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60年1月因病去世,在中山公园举行的首都各界公祭大会,由周恩来总理主祭。


邓颖超故友“韩家姐妹”钩沉 (下)

图片说明:卫立煌、韩权华及子女


    卫立煌去世后,韩权华被安排为国务院参事,1975年又被选为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邓颖超一直与她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或电话问候,或登门拜访,有时带着鲜花,有时提着瓜果。每次来家探望事先都不打招呼,不愿兴师动众。

   十年动乱期间,邓颖超不顾政治形势的险恶,仍然几次上门看望韩权华。据卫家人回忆,十一月初的某一天,邓颖超来了,进屋脱下外衣后觉得有股凉气袭来,禁不住说:“这屋太冷了,怎么受得了!”

    韩权华回答:“这是座老房子,一入秋就阴凉阴凉的,白天还容易过,可以到室外晒晒太阳,但早晚和阴天难熬。不过再冷也得熬到11月15号才给暖气呀!”

    邓颖超点头::“老人最怕冷了。你脚冷吗?”

    韩权华脱口而出::“冷啊,每年进入10月中旬,脚就开始冷起来,平时,脚总是凉的。”

    邓颖超感同身受::“人老了,耐寒力差。我年轻时不知什么叫冷,长征时冰天雪地里都睡过,现在不行了,一入冬也首先从脚冷起来。”她热心地传授经验:“晚上入睡前,我用打点滴用过的瓶子灌上热水焐脚。玻璃瓶,传热快,还节省开支。”

    韩权华欣然说:“噢,明天我也试试。”

    邓颖超回到中南海后,立刻给有关部门打招呼:“对韩权华一家供暖时间,提早烧,拖晚几天撤暖,看具体天气嘛!”在邓颖超的直接过问下,与韩权华一起解决了取暖问题的,还有好几家爱国民主人士。

邓颖超故友“韩家姐妹”钩沉 (下)

    我对七姑婆家最深的印象也和火炉取暖有关。当时暖气还没有来,或者暖气不足,屋里摆着一个煤球炉,高高的圆柱状,用白铁皮围着,极其整洁。七姑婆坐在床上,倚着雪白的大枕头,搭着雪白的被子,穿着中式立领深色丝棉袄,好像画中人。

   她议论起政局时事来,可一点儿不含糊。他们那辈人从来看不惯江青,七姑婆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用得着那么费劲吗?那只鳖不就在身边吗。

 

四、

    1977年初夏。北京饭店。

    邓颖超设宴招待旅美归国的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夫人韩咏华。她特意由天津请来“狗不理”包子店的名厨,做了一桌正宗的天津菜。

邓颖超故友“韩家姐妹”钩沉 (下)

图片说明:左起:韩咏华、韩德莊、邓颖超、韩权华

 

   1974年中美关系解冻,韩咏华随美籍物理学家任之恭先生第一次回大陆探亲参观。据当时负责接待的中调部美大处副处长李冠华回忆:我们安排她住在北京饭店。陪她去过长城、定陵,老人家身体非常好,腰板挺得直直的,步履轻快。在定陵地宫走台阶,下得快、上得也快,比我们都快。那时候她已经是80岁的老人了。

   那次邓颖超设宴招待了任之恭一行。韩咏华的妹妹韩权华也在座。邓颖超对韩咏华说:“希望你以后常来常往。”韩试探地表示:“再来就不走了。”邓颖超回答:“那也可以呀!”

   当时韩咏华和女儿侨居在美国纽约。丈夫梅贻琦1955年即从美国到台湾新竹创办“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以后发展为新竹清华大学。韩咏华没有跟着走,留在了纽约。62岁时,她开始找工作,在衣帽工厂里做过工,在首饰商店里卖过货,还在医院里做过代班,最后到一个盲童学校,照料盲童,一直工作到66岁。

邓颖超故友“韩家姐妹”钩沉 (下)
图片说明:梅贻琦韩咏华夫妇


    1960年梅贻琦患骨癌病重,韩咏华赶到台湾照料他。梅贻琦住在台大医院,韩咏华白天去病房里陪护,晚上住在设在台北的清华办事处。一直陪伴了两年,梅贻琦1962年病逝。他们唯一的儿子梅祖彦在美国完成学业后,早在1954年就回到祖国,任教于清华大学水利系。这次韩咏华回国,儿子特地陪她参观了密云水库,梅祖彦参加过密云水库的建设。

   韩咏华回美国后即向中国驻美联络处写信,要求回国定居。但那时候国内“四人帮”还在作乱,此事久久没有音讯。直到“四人帮”倒台以后,1977年2月邓颖超在一场活动中见到韩权华,主动告诉她:“你姐姐快回来了!”果然,四个月后84岁高龄的韩咏华落叶归根,终于回到北京

定居。

邓颖超故友“韩家姐妹”钩沉 (下)
图片说明:韩咏华在南沙沟寓所

 

   邓颖超不仅亲自过问了韩咏华的回国事宜,还为她挑选了舒适的住房。有关部门为韩咏华安排在南沙沟住宅区,那里是城西一处高干与名人居住地,与钓鱼台国宾馆隔街相望。只是最初选的房子是这个住宅区内一套普通的公寓。此事不知怎么被邓颖超知道了。她说:“梅太太的儿女还要从国外回来,这个房子怎么住得下?”于是立即为她更换了高级公寓里一套有两个卫生间的四居室。

    韩咏华于1994年8月以百岁高龄在北京谢世。在八宝山向“梅师母”做最后告别的学生行列里,留下了一长串学林泰斗的名字:周培源、钱伟长、汪德昭、陈岱孙、赵访熊、施嘉炀、汤佩松、顾毓琇等。

 

五、

    2007年11月。北京中关村医院告别室。

    一位101岁的老人李惠年简朴的遗体告别仪式正在举行。

    讣告中冠以逝者的第一个头衔“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揭开了李惠年以及她的丈夫汪德昭,在各自学术领域之外另一面的传奇人生。此文上篇已经讲过,李惠年与汪德昭是韩家姐妹中的大姐韩俊华的女儿和女婿。他们在卫立煌韩权华回归祖国的过程中所起的特殊作用,很长时间不为人知。

   故事要从1947年春天讲起。卫立煌卸任远征军司令以后赴欧美考察。始到英国,夫人韩权华便致信在法国的姨侄婿汪德昭。到巴黎后,卫立煌与汪德昭见面,开门见山就请他帮助与中共联系,并执笔写下致中国共产党的电报,主要内容是:我意尽快结束内战,决心站在人民一边,与“有关方面”合作。

   汪德昭原本一介书生,与共产党没有组织联系。可是,面对国家、民族的命运抉择,他慨然承诺,将不顾任何艰难险阻,一定竭尽全力。他通过好友、法共党员与苏联驻法使馆接上关系,最后将消息转达到延安。不久,周恩来就循原来的渠道,将指示反馈给汪德昭。他又按与卫立煌原来商定的密码,将中共中央的指示转达给已任东北“剿总”司令长官的卫立煌:“可以利用目前情况相机行事。”  

   此时汪德昭和李惠年经认真思索,也决心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1948年4月,汪德昭辞掉工作,变卖了家私,举家回到阔别15年的祖国。他被卫立煌任命为少将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上了战场。但由于蒋介石的钳制,卫立煌发现在东北战场公开起义是行不通的,于是他们自始至终采取了按兵不动的原则,借机造成有利于东北人民解放军的态势;并采取措施阻挠实施破坏沈阳的计划,保护了沈阳许多重要工业设施和文物建筑。

   1948年10月国民党战败,最后一架飞机离开沈阳,卫立煌登上飞机之后,不许关机舱的门,一定要几个年轻力壮的卫士把汪德昭从人群中找到,拥上飞机,才关上舱门。

   过去我一直好奇,为什么在韩家最后一张全家福中,有汪德昭(后排右3)和李惠年(前排右1)的影像,他们不是一直在巴黎1956年才回国吗?原来还有这样一段被遮蔽的“书生从军”往事,令人回肠荡气。1949年初汪德昭到达香港,结织了乔冠华、张铁生等一些共产党人,帮助卫立煌和中共再牵上线。这一年春天汪德昭、李惠年携子重新返回巴黎。六年以后,他们响应周恩来总理的号召,毅然回国,终于实现了多年梦寐以求报效祖国的愿望。

   1986 年,当时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长罗青长曾给有关部门写信证明:“汪德昭、李惠年同志是在解放战争关键时刻冒着很大危险,在巴黎与苏驻法使馆接头,为卫立煌与我党取得联络。此事于1947年7~8月间苏方经我东北局以绝密通报我中央。我当时在陕北中央前委,在周恩来副主席直接领导下主管过这一工作。对于汪德昭、李惠年的工龄,根据党的政策,建议从1947年算起。”

   汪德昭回国后,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的一级研究员兼九室主任;同时兼任中国科学院器材局局长。1957年5月,在中国科学院第二次学部大会上,与吴文俊、钱学森、张文裕、张宗裕、郭永怀一起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部的学部委员(现改称院士)。1958年汪德昭又被调往电子学研究所,任副所长兼七室(国防水声研究室)主任。从此,他肩负起组建我国国防水声科学研究,建立水下万里长城——反潜预警体系的重任。

   李惠年回国后,先在中央乐团工作,后来参加了中国音乐学院的建院工作,任声乐系教授,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声乐人才。80岁高龄时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几十年来,李惠年忠实地履行了周恩来总理的嘱托:“照顾好汪德昭先生”。她与汪德昭相识于少年,相爱于大学时代的一个音乐社团“西乐社”。汪德昭嗓音洪亮,擅拉小提琴;李惠年喜欢美声唱法,弹得一手好钢琴。两人鸾凤和鸣65年。

 

话题:



0

推荐

徐泓

徐泓

82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