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企业家陈东升近日出版了自传体作品《一槌定音——我与嘉德二十年》,一些媒体在报道时再次曝光了作者“毛泽东外孙女婿”的身份。他的现任妻子孔冬梅也被再度聚焦。

  毛泽东与贺子珍的女儿李敏是孔冬梅的母亲。毛泽东是孔冬梅的外公,那么谁是孔冬梅的爷爷呢?我在多年前,当孔冬梅爷爷、奶奶还都在世的时候,曾经做过采访,并写了一篇报道:《他家和毛泽东结了儿女亲》。现摘录有关内容以飨读者:

一、

 

他家和毛泽东结了儿女亲
   

    孔冬梅的爷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炮兵副司令员孔从洲中将。他的经历有点传奇性:他出身贫寒,祖上代代务农。十八岁从军后一直跟随着杨虎城将军。他曾经说过:“生我者父母,知我者虎公也”。

    西安事变时,孔从洲任警备第二旅旅长兼西安城防司令。杨虎城把兵谏计划第一个告诉了他。他受命事前详细掌握了西安城区国民党军警宪特的分布情况,并秘密进行夜间演习。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凌晨四时,在红、绿两个信号弹升空后,他指挥部队经过两、三小时的战斗,便痛快淋漓地解除了城内绝大部分敌人的武装,包括接管了西关飞机场。他的部下按照名单还将在西京招待所的国民党军政大员一一捉住,其中有陈诚、朱绍良、卫立煌、蒋鼎文、陈继承等,连同一些家属、随员共有五十六人。

    西安事变之后,杨虎城被迫出洋考察。孔从洲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地保存了杨虎城一手缔造的第十七路军。直至一九四六年五月,遵照党中央的指示,他在豫西率部起义,转到晋冀鲁豫解放区。

    解放以后,孔从洲历任西南军区炮兵司令员、高级炮校校长、炮兵工程学院院长、炮兵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军委炮兵副司令员,家从重庆迁到沈阳、武昌、南京,最后落在北京。在他的儿女印象中:父亲总在马不停蹄般地出差,分管炮兵武器装备、科研工作,一个新武器研制出来,三伏天要到最热的地方、三九天要到最冷的地方试验它的性能,事必躬亲。有时上午出差回来,下午就去上班。

    孔从洲1989年完成了一部34万字的回忆录,其中专门章节记叙了西安事变的始末缘由,这是重要当事人提供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材料。有关章节还详细披露了鲜为人知的新40火箭筒、反坦克导弹的研制和核效应试验的过程。

 

二、

 

     回忆录其中有一章记录了当年他和毛泽东一起主持孔令华和李敏婚事的情景。

    那是一九五九年八月二十九日,婚礼的地点在中南海丰泽园的颐年堂。客人不多,气氛轻松愉快。毛泽东兴致颇好,高兴地喝了喜酒,祝愿令华和李敏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生活幸福。他还愉快地同参加婚礼的人一起合影。

他家和毛泽东结了儿女亲

     回忆录收入了一张珍贵的合影:请来的客人有蔡畅、邓颖超,有毛泽东的表兄王季范先生和孙女王海蓉、孙子王其华,还有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机要处处长叶子龙、卫士长李银桥和秘书罗光禄等。当时孔从洲任沈阳高级炮兵学校校长,正在北京开会。婚礼这天,毛泽东一早就派秘书乘车把他接进中南海,见面后拉住他的手向在座的客人介绍:“这是李敏的公公!”

     在颐年堂吃过饭后,客人们陆续离开,毛泽东留下孔从洲和王季范先生有一番海阔天空的畅谈。谈话中毛泽东称赞这位儿女亲家:“噢,他是老实人”。还说:他(指孔从洲)教育子女很严的哟!孔令华很好么!今后两个孩子一定会处好的。学得好!工作会干得好哟!咱们当老人的,唉,人家成家立业了,可以自立啦!

     本来孔令华和李敏决定结婚的日子还早一些,不巧毛泽东正在外地开会,一时不能回京。他从外地打来两次电话,还写了信,说一定要等他回来主持婚礼。

他家和毛泽东结了儿女亲
 

   据后来的文章披露,当时毛泽东正在主持庐山会议,也是这次在庐山,他派人将贺子珍接上山,昔日的夫妻有一次难忘的会面。这次会面不久,毛泽东即赶回北京。李敏和孔令华到车站接他同车回家。第二天一早,毛泽东就把孔令华找去,与他和李敏一起筹办婚事,亲自拟定了邀请客人的名单。

    照片上没有江青,或者说江青不在场,是这场婚礼留下的一个问号。

 

三、

 

   孔令华在八一学校上学时和李敏同学,两人就很要好。后来孔令华上了第一0一中学,李敏上了师大女附中,两个人虽然不在一个学校了,但继续来往,这也算是青梅竹马吧。上大学时,孔令华在北京航空学院,李敏在北京师范大学,两人彼此相爱了,那时李敏常来孔从洲家里玩。

   作为毛泽东的女婿,孔令华早早地懂得了处事谨慎、低调做人。他和李敏结婚后同毛泽东一起住在丰泽园内,毛泽东非常喜爱他们,关心他们的成长,经常同他们交谈,在他们身上倾注着慈爱。可惜好景不长,由于江青的寻衅滋事,孔令华和李敏两年后带着他们6个月的男孩孔继宁搬出了中南海。

     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孔令华已是三十八军三三八团的副政委。他当夜带领全团赶到灾区,连防毒面具都顾不上戴,和战士们一起投入抗震救灾。几天以后因劳累他被病魔击倒,重病中被抬了下来。孔从洲从302医院好不容易才找到他。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与世长辞,江青甚至不让孔令华和李敏守灵,他们只得一连几天排队,随着瞻仰毛泽东遗容的人群进入灵堂,肃立在队列里,向父亲告别。

 

四、

 

    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   一位老军人安放在鲜花翠柏丛中。遗体上覆盖着火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络绎不绝的人流鱼贯而入,向他深深鞠躬告别。

    新华社1991年6月22日发出电讯:我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原炮兵副司令孔从洲同志因病逝世,终年八十五岁。

   在他的生平事迹中,有一段被忽略了:

   “文化大革命”中后期,孔从洲曾奋不顾身地拍案而起,为一个个蒙受冤屈的战友和同志平反。1975年10月他分别给毛泽东、叶剑英写信,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肯定了他原来所在的三十八军地下党组织的功绩。

    据秘书粗略的统计,1972年至1975年,孔从洲给有关部门或当地政府反映情况要求落实政策并给申诉人回信一百六十七封;1978年到1982年,他直接处理或交秘书代笔复信达五百五十六封;从1983年2月到1987年底,他又向各地批转来信、协商督促落实政策并为这些同志写出历史证明材料而发出信函七百六十九封,同时还接待了来访人员近百人次。

话题:



0

推荐

徐泓

徐泓

82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文章